永利棋牌,棋牌游戏

图片

建筑劳务班组长培训暨《建筑劳务班组长职业能力评价标准》

宣贯班在长沙成功举办


5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建筑业协会主办,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小企业与供应链分会、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办的建筑劳务班组长培训暨《建筑劳务班组长职业能力评价标准》宣贯班在长沙成功举办。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小企业与供应链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邢作国、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总经理胡格文等有关负责人出席并致辞辽宁省建筑业协会供应链与劳务分会常务副会长庄长城参加会议,中小企业与供应链分会副秘书长陈飞阳主持。来自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建筑企业、劳务企业的负责人和班组长参加了培训。

图片

会议现场

本次培训旨在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2部委印发的《关于加快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宣贯中国建筑业协会制定的《建筑劳务班组长职业能力评价标准》。培训班内容丰富既有建筑劳务政策的解读、标准宣贯也有企业的经验和做法交流。中小企业与供应链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尤完作建筑劳务企业政策解读与转型发展趋势专题报告;《建筑劳务班组长职业能力评价标准》主要起草人、建工坊(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君对标准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宣贯;北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副部长王经纬、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高级经理曹齐德、湖南天班班之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铁安、叙永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张刚、中联重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曹熙元以及来自云筑网、陕西奥翔天越实业有限公司、山西广宇建筑劳务公司、北京远大合炳建筑劳务公司的负责人和班组长分别进行了建筑劳务用工管理、劳务班组管理创新、建筑产业工人培育、劳务管理数字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分享。

中小企业与供应链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邢作国致辞

邢作国指出,加强建筑劳务班组长的培训,提升班组长的职业能力,对于提高建筑工人队伍整体素质,推动建筑专业作业企业的发展以及建筑劳务企业转型,推进建筑劳务用工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协会今后将大力开展建筑劳务班组长的培训,不断推进班组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逐步打造一大批品牌化的建筑劳务班组,努力营造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氛围,助力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培育。

中小企业与供应链分会副秘书长陈飞阳主持会议

5月18日上午,培训班学员参观中联重科新材料湘阴工业园,现场观摩了干混砂浆机械化班组的施工作业。

图片

观摩现场

大家一致认为此次长沙建筑劳务宣贯培训内容特别丰富,受益匪浅。

一是对12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培训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建筑劳务班组长培训、提升班组长职业能力,对于提高建筑工人队伍素质、促进建筑劳务企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建筑劳务作业班组是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生产、经验和管理等活动的基本单元。专业班组长既是项目的一线生产者、组织者,也是项目的管理者,班组长的职业能力和对劳务作业班组的管理能力是班组作业水平的核心要素,将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质量安全,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成败,关系到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培育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建筑业改革发展的进程。

二是对建筑劳务企业未来发展走向有了更清晰判断。目前,全国建筑行业数字化势头强劲,建筑劳务市场供应、管理、服务的数字化也成为必然趋势。建筑劳务企业正面临由原来简单的专业班组提升为数字化班组的重大调整。如何在传统、低效、高耗的建筑行业中,开辟新的赛道,新的发展模式和新的企业增长动力,以数字经济赋能企业经济,让现有的作业班组从无组织无纪律的游击队转变为纪律严明,组织有序,技术精良,能打硬仗 的正规军;从包工头转变为企业的法人、技术骨干、精兵强将;激发所有建筑劳务工人,转变就业思路,钻研新的作业技术,提高作业技能,争做能工巧匠,成为建筑行业未来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助力企业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建筑劳务从业者必须思考的课题。

三是要学习借鉴先进企业和个人交流经验,缩小省内建筑劳务企业到与发达地区同行之间的差距。下步,为适应建筑劳务用工改革发展的新趋势,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战略,辽宁省建筑业协会初步计划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开展建筑劳务班组诚信评价工作,为促进建筑劳务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大力推进建筑产业数字化平台建设,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和大数据,推动劳务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尽快走出困境;

三是开展建筑劳务班组技能大赛,弘扬工匠精神,传播技能知识,营造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氛围,促进辽宁建筑业产业工人提高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我们坚信,在政府主管部门、协会、广大建筑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携手共进,锐意进取,一定会克服建筑市场当前的困难,为培育我省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实现辽宁建筑业振兴做出应有贡献。

浏览次数: